敬宗睦族 积善余庆——王羲之家训的传续 |
2019-03-08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浙江嵊州金庭,是书圣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后归隐的地方。王羲之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门前的几棵千年古松,印记历史的沧桑。庭院里的书圣殿,塑有王羲之夫妇及子女的雕像。在右军祠,一对楹联映入眼帘“敬宗睦族福延子孙,积善余庆泽被乡里”,注释了书圣王羲之的家训家风。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不堪忍受官场倾轧,弃官隐退,遍游东南,纵情于山水之间,最后携妻带子来到剡县(今嵊州)剡溪之畔,建宅躬耕,过起了田园生活。王羲之晚年在此生活了七年,期间他常与好友许询、支遁等当时名士相聚交谈,写字作画,赋诗饮酒,修书教子,直至升平五年(361年)谢世。 王羲之所居之宅,后由其五世孙舍为道观,齐高帝赐名“金庭观”。沿金庭观右侧古道而上,便是“晋王右军墓”,墓碑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立的。 当来到王羲之故居所在的华堂村时,远远就能看到两座“晋圣遗风”和“进士”青石牌坊。村口有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王羲之指点一群孩子学书,其身后的墙上刻有“风清气正”四个大字。往里拐是“王羲之家训综合馆”,由明代的白云祠改建而成,古韵中带有现代气息。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相传王羲之与好友许询结伴去奉化采药,夜宿小客栈,遇见一家两兄弟因争夺财产而斗殴,弟弟打死了哥哥。王羲之颇为忧心地对许询说:“此二子残忍如此,不知你我后辈如何?”回家后,王羲之将所见情景告诉儿子,并写下了“敦、厚、退、让”四字,命儿子们临摹,要求按这四个字的含义为人,并立为家训。到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根据世代相传的先祖教诲和治家格言,王氏后人将本家家训提炼概括为“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并郑重写入《金庭王氏族谱》。 王羲之创立家规家训,严于治家,形成的家风深深影响着后代。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初来金庭时,六子王操之十六岁,七子王献之十一岁,他们都在金庭读书成才。操之生性敦厚,乐善行孝,服侍老父甚勤,至老父谢世后才出山入仕,历任侍中、尚书、豫章太守,后回金庭老家,继承父业,研习书法,史称其“工草隶”,死后亦葬于金庭。 金庭王氏后人继承祖训礼仪,在金庭雪溪江出口处筑雪溪亭,用以迎送客人。考取举人、进士,宴饮迎送,也都在此处。凡王氏族人为官回乡省亲的,不论官职大小,都要在此脱袍卸靴,着便服回家,与村民同等,遵家训行孝道。假满赴任,在此换官服离家上任,记住民情,清正为官,为民造福,故称“著衣亭”。华堂村附近,还曾建有“悔过亭”。王氏家族若有人犯错,即将劣迹张布于亭,限时改正,改正后方可揭去。 金庭王氏家训家风,滋养着越乡大地。为传承书圣遗风,弘扬优良家训文化,每年阳春三月,在金庭都会举办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怀着对书圣的敬慕之情,在此挥毫泼墨,交流书艺。而在王羲之家训综合馆,观众除了领略书圣的家风家训,还能看到一同展出的当地其他姓氏家族的五百条优秀家训家规。家训馆倡议“以德立家、以俭持家、以情暖家、以廉兴家”,并进一步以上述王氏二十四字家训为基础,注入当代文明理念,围绕“和、孝、规、学、义、善”六字,归纳出“国治家治,上下和谐;孝敬长辈,互敬互爱;遵纪守规,处事得体;树立榜样,学做真人;品行忠厚,讲究礼让;多做善事,造福后代”四十八字,以此作为华堂村的村规民约。 兰亭一序名传千古,金庭家训福延百世。书圣家风家训,彰显圣贤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被世代传颂。当今弘扬道德风尚,正需要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吸取营养。(万兴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