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文科讲坛暨公共管理学院第八十六期“格致”讲堂暨贵州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二期)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系列讲座圆满举办
2020-10-30



    本网讯(公共管理学院研会宣传部 彭久榕 报道∣摄影 孙刘俊 许文汇)1029日上午,贵州大学文科讲坛暨公共管理学院第八十六期“格致”讲堂暨贵州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二期)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系列讲座在贵州大学西校区贤正楼107报告厅顺利举行。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莅临我校,作主题为“当前我国贫困问题转型及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庄勇主持,社会学、人口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部分师生前来聆听此次讲座。


关信平: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学与心理学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目前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及其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学学科)评审专家等学术及咨询兼职。

关信平教授的主要学术领域是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多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出版过多部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二百多篇论文。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 、林护优秀社会工作学人奖(2018)、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等学术成就奖以及多项其他省部级研究优秀成果奖。

讲座伊始,关信平教授讲解了当前我国转向相对贫困治理的历史必然与新的挑战,指出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贫困问题不可能完全根除,将一直存在。紧接着关教授从贫困的经济含义、多维含义和操作性含义解释了“相对贫困”概念的含义与意义,介绍了从80年代至今的相对贫困理论和政策的提出和演进,让同学们从总体上把握了相对贫困理论发展的历史。

接着,关信平教授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多角度分析了相对贫困问题的成因。引用“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生动解释了社会支持理论,从贫困制度理论、权利的相对剥夺理论、可行性能力不足理论和贫困代际理论深刻分析了致贫的社会原因,从机会不足、能力不足、动力不足和客观因素四个方面分析致贫的个人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对贫困治理的目标、手段和主体,提出要注重贫困治理的长期效果,我国的贫困治理应从经济脱贫转向多维脱贫。

最后关信平教授讲解了完善贫困治理体系需要优化贫困治理的主体行动体系、完善贫困治理的内容体系以及强化贫困治理的全过程。贫困问题的治理同时需要发挥社会救助在相对贫困中的积极作用,包括提供兜底保障和与社会工作结合等四个方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优化社会救助制度。

在讲座尾声的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向关信平教授提问,关教授为同学们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