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东盟溪山论坛之区域国别研究分论坛顺利开展 |
2024-08-26 |
2024中国-东盟溪山论坛“区域国别研究”分论坛作为中国-东盟溪山论坛分论坛之一,于8月24日在贵州大学雅正楼519教室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本次分论坛由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红梅教授、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杰教授、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杨达教授主持,邀请了国内外高校学生、教师和科研机构等高层次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员参与。基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分论坛旨在深挖合作潜力、推动中国和东盟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通过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的交流,激发各国学者在区域国别领域的创新思想,并增进多方合作互进。 在会议第一阶段,周杰教授首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区域国别研究分论坛的线上及线下嘉宾与领导,随后由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红梅教授作领导致辞,马红梅教授向参加本次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的 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同时,马红梅教授表达本次论坛旨在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增加友谊的良好平台。随后,本次分论坛在与会来宾的期待与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在主旨演讲环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蓝平儿教授、深圳大学祝湘辉教授、北京哈希数道集团杨顺福董事长、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原院长张成霞教授、腾讯战略传播中心赵罗希研究员等专家开展学术演讲。其中,蓝平儿教授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阐述了东南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和语言交流情况,并向大家介绍学习区域文化应该怎样做,同时,蓝平儿教授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当加强与东亚之间各方面的合作关系。祝湘辉教授则通过历史透视来梳理和介绍跨境民族那加族的历史渊源,解释了那加族的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从而分析印度与缅甸同中国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未来国际关系展望。随后,杨顺福董事长从“绿色”这个当下最热的词入手,阐明了何为“绿色”。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中,生态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杨顺福董事长从分析东南亚在生态产品、绿色能源、文化旅游和碳交易等方面的情况入手,阐明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张成霞教授则通过展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分享其参与交流会的相关经验来阐述中国东盟交流周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价值意义以及未来展望等等。在本环节的最后,赵罗希研究员站在腾讯的角度给予了其对数字生活的一些观点,并分析了数字生活对中国与东盟之间人文交流的各方面影响及未来展望。 经过短暂的茶歇后,会议来到主题发言阶段。在此环节,由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双媛作为主持人向参会人员依次介绍了主题发言的嘉宾。其中,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正涛教授从国家建设的视角来分析“建设性反对党”是如何在新加坡得以塑造的。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副院长龙异教授通过分析菲律宾政商关系的历史来阐述家族利益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春来讲师以区域国别学这一学科为研究对象,分析贵州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策略以及其现状和未来展望。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达教授,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如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晓烽副教授从文学角度剖析中国网络文学在东南亚地区的翻译现状与传播效度。 经过午休过后,本次分论坛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即各小组进行发言。本次小组发言共分为两个议题。议题一是人文交流与区域国别研究,共分为三组,分别为区域研究小组、国别研究小组和基础理论研究小组;议题二是语言、文学与文化交流,共分为三组,分别为中国-东盟国家文学与文化研究小组、中国-东盟国家跨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小组和国际中文教育小组。在小组发言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进行了主题汇报,各个小组的点评嘉宾也一一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最后,本次2024中国-东盟溪山论坛“区域国别研究”分论坛圆满落幕。
图文:张红红 陈芝 一审 林丽 二审 徐双媛 三审 庄勇 |